“东数西算”三问:为何启动?如何落地?有何影响?

[复制链接] |主动推送
查看32 | 回复0 | 2024-10-1 10: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继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后,日前,又一项国家级工程“东数西算”正式开启。
《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提出布局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启动实施“东数西算”工程,构建国家算力网络体系。在2021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简称“2021数博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司长沈竹林宣布了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建设正式启动。


图:国家发展改革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司长沈竹林
“东数西算”工程为何实施?
数据中心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新型基础设施。在进入大数据时代后,数据像水、电一样成为战略性资源,社会生产和大众生活都离不开数据,包括个人手机的使用、日常办公、工厂制造等。数据中心则是储存、加工、计算数据的关键,是数字经济正常运作和发展的基础。
伴随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等新技术向各领域渗透、数字化改革的深入、数字经济的发展,整个社会的数据量将呈几何倍数增长,沈竹林表示,自2015年开始,6年来,全社会数据总量爆发式增长。数据作为国家战略资源的地位日益突显,我国数据增量年均增速超过30%。未来,数字经济的红利还将持续释放。也就需要数据中心,并且是大量的新增数据中心来满足数据存储和处理的需求。
去年3月,国家便已经将数据中心纳入“新基建”范畴,并提出“加快建设”。
那为何要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并且是“东数西算”,不是“南数北算”或者其他工程?这就不得说目前数据中心自身的特性和目前遇到的问题。
在传统观点中,数据中心一直被认为是高耗能产业,不过,这一点有失偏颇。国家发展改革委公众号刊文表示,数字经济的耗能产出结构具有“二重叠加”的特殊属性,即每“耗费”在数据中心上的一度电,不仅仅是为数据中心运营企业贡献了一定数据中心运营产值,同时也为运行在其上的各种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服务等应用类产业贡献了大量运营产值。


图:国家发展改革委公众号文章截取
但不可否认的是,数据中心能耗巨大,我国数据中心年用电量已占全社会用电的2%左右,且数据量仍在快速增长。如何节能减排成为数据中心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绿电的使用、数据中心能效利用的提升等。
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数据中心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IDC圈创始人兼CEO 黄超指出,绿色可持续发展对于数据中心行业非常重要,目前核心城市越来越加强能耗的审查。此前,北京、广东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明确了关于PUE(电源使用效率)以及税收的政策,引导产业向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
这也正是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主要负责同志在就《方案》答记者时表示(以下简称“国家发改革委回答记者问”),为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在数据中心建设模式、技术、标准、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进一步挖掘节能减排潜力,处理好发展和节能的关系。通过国家枢纽节点和数据中心集群建设,扩大绿色能源对数据中心供给,提升数据中心建设的能效标准,推动数据中心绿色高质量发展。
同时,数据中心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结构性问题,也是“东数西算”工程启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方面,香港空间,东部数据中心供给不足,发展存在诸多局限。东部发达地区特别是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能耗指标极为受限,且电力成本高,大规模发展数据中心难度和局限性大;另一方面,西部地区可再生能源丰富,气候适宜,但受限于目前省际之间没有建立较为成熟的能耗指标跨域调配机制,存在网络带宽小、跨省数据传输费用高等瓶颈,无法有效承接东部需求。
对此,沈竹林在2021数博会开幕式中表示,“东数西算”工程将引导有序布局,推动大型数据中心向可再生能源丰富、气候、地质等条件适宜的区域布局,实现“东数西算”,加强国家枢纽节点之间的网络传输能力建设,以解决我国数据中心存在的东西部供给失衡问题,实现数据中心有序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